第129章 幼稚?

-

戰或退?

此時的北涼陳兵於西壘壁與那西楚未曾一敗的兵聖葉白夔相互對峙,在經曆了景河一役、妃子墳死戰之後雙方都不敢說有必勝對方的把握。

但不管是貿然開戰還是直接退兵都意味著將會錯失良機。

畢竟這一戰若是勝利,那麽離陽就拿下了整箇中原。

可若是退了,那就意味著將原先辛苦打下的北邊江山拱手相讓給西楚,讓西楚能夠再緩一口氣,從而讓這場春秋不義戰的局勢再度走向撲朔迷離。

隻是如今這聖旨卻是要逼迫著徐驍儘快做出決定。

因為他手中囤積於西壘壁的三十萬大軍著實是令這座朝堂之中的許多人寢食難安啊。

一旦徐驍真懷有不臣之心,那麽離陽莫說是跟西楚爭奪天下,恐怕連這太安城都要保不住了。

明白了自己所處何時的徐鳳年也自然明白了這下馬嵬驛站中所歇息的十四名老兵要做什麽了。

他們要以死來打消離陽對於北涼的質疑!

慷然赴死這四個字說出口容易,但真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什麽都無法改變的徐鳳年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那十四名老卒嫻熟地騎著戰馬來到那越來越高大的皇城門口,然後領頭一人居中停馬,其餘十三騎則是一線排開。

接著十四人齊齊翻身下馬,再不約而同鬆開韁繩,頗為留戀地摸了摸馬脖子。

看著眼前這座肅穆的皇城,領頭一人忍不住啐了一口,然後指著那緊閉的皇城大門便怒罵道:

“你們這些一個個躲在後方享受老子打下來江山的王八蛋們一個個都在皇帝麵前裝的要死要活的。

聽說你們不是披麻戴孝就是讓人抬著棺材上朝,還有在那金鑾殿上假裝要撞梁的?

結果呢,你他孃的,怎麽一個人的死訊老子都冇聽到過?!

今天,老子就讓你們這群軟蛋知道徐家鐵騎是怎麽個活法,怎麽個死法!”

說完,這領頭的老卒便沉聲道:

“抽刀!”

唰!

齊齊的抽刀聲響起後,十四柄雪亮的徐刀在皇城之前亮出了鋒芒。

握刀在手的老卒遺憾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兄弟們,再瞥了一眼那他們為之拚命的皇城後輕聲道:

“乾他孃的!

說實話老子是真想帶著兄弟們爬上那兒的城門,插上咱們的徐家旗!

要不是為了大將軍,這離陽不守也罷!”

發完了最後牢騷的老卒自嘲一笑,最後再次大聲道:

“你們他孃的給老子看清楚了,徐家兒郎願意以血薦軒轅!”

十四道閃亮的刀光在老卒們的脖間顯現。

鮮血噴灑間,十四人緩緩向後倒去。

看著麵前慷慨赴死的十四名老卒,原以為心中不會有太多波動的徐鳳年在見到這震撼一幕後也不由得緩緩伸出手去,似乎是想幫這些死不瞑目的老卒合上眼睛。

說實話他徐鳳年重活一世,最怕的就是死了。

因為死了就真的什麽都冇有了。

所以不管與何人對敵,徐鳳年總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纔會應敵。

但王仙芝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個敵人,處於此間武人頂點的王仙芝即便徐鳳年處於全盛時期與他也是五五開。

想勝王仙芝,首先他也得有慷慨赴死的勇氣!

而這些老卒們所教給徐鳳年的便是不懼死!

……

在一個徐鳳年落在了春秋最終戰前的太安城時,另一個徐鳳年卻是出現在了十步一禁,明樁暗哨無數的丹銅關中。

這個在後世任何史書上都不見隻言片語的丹銅關實則是一處監牢,一處用於關押那些有足夠影響力能影響離陽王朝的皇親國戚以及國之重臣們。

他們是死是活,完全取決於父輩是否能獲得那名坐在太安城龍椅上老人的信任。

而年幼時的徐鳳年以及北涼王妃吳素同樣都身在其中。

意識到這點的徐鳳年神情間頓時有了激動之色。

他已經很久冇有見到過孃親的樣子了。

看著近在咫尺的陰暗小巷,此時的徐鳳年反而有些躊躇起來。

所謂近鄉情怯,大概便是這個道理。

就在這時一個小乞兒熟門熟路地奔跑在這條小巷中,他的身影始終緊貼在牆根的陰影中。

等到了一棟熟悉院子的外牆,這小乞兒輕輕扒開一堆早已鬆動的磚頭,露出了一個狗洞大小的窟窿,然後熟門熟路地鑽了進去。

見到這小乞兒的身影,徐鳳年心中不免一歎。

燕敕王世子趙鑄,未來的真命天子,如今年幼徐鳳年最好的朋友。

可惜啊,友情這種東西在龍椅麵前是經不起考驗的。

再好的朋友一旦坐上了那張龍椅也會令友情變質,特別是在徐鳳年不僅身為北涼王還是武道大宗師的情況下。

希望兄弟好,但又不希望兄弟好過自己,這便是後來的趙鑄。

所以若是徐鳳年再能見到燕敕王世子趙鑄,那麽他定然也會如同之後的他一般,不念舊情!

冷眼看著兩位小孩說著離別話語的徐鳳年不勝感慨。

曾幾何時,他和趙鑄確實是最好的、能夠推心置腹的朋友啊。

可惜啊,龍椅隻有一張,他趙鑄的心也遠冇有徐鳳年想象的那麽寬廣。

看著等趙鑄走後,年幼的徐鳳年蹲坐在牆角根下哭泣的樣子,後世的徐鳳年麵無表情。

要是現在的他知道未來的趙鑄終究是成為了那個為大事拋棄了兄弟之人,那麽現在的他還會哭嗎?

冇等徐鳳年多想,突然從屋內走出的人影卻是讓徐鳳年的眼睛驀地濕潤了起來。

看著那衣著樸素、不施粉黛卻仍舊在他眼中風華絕代的人影,徐鳳年神情激動,嘴唇不住開合,終於說出了一直深埋於心底的話:

“娘,好久不見。”

似是聽見了什麽的吳素抬起頭來看向了院中虛無處露出了笑容。

接著隻見吳素輕揉著年幼小年的頭髮,然後輕聲道:

“小年啊,你不必著急,我們會安全離開這裏的,你也會成為一個比你爹更厲害的大人。”

不必著急。

這便是吳素教給徐鳳年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