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陰陽造化經

-

姬承笑道:“原來是山君當麵,失敬失敬,不知山君有何指教?”

那老山神無奈笑道:

“我知小郎君乃師出名門,神通廣大,隻是你卻如何敢擅動地脈,豈不知天條天規乎?”

姬承也不驚訝,山神掌管一方水土,自然對這方圓百裡異獸自然是頗為瞭解,笑道:

“晚輩隻是小小改動一番靈氣走向,並未改動龍脈,想來無傷大雅,天庭未必問責於山君。”

山神歎道:

“小郎君竟將方圓百裡靈氣流向彙聚於此,如此豈不絕了這方圓百裡靈物之生路?隻怕有傷天和。”

姬承拿了根上了年份的山參塞到山神手中,笑道:

“這方圓百裡靈物俱在晚輩屋後,再說晚輩也並未將靈氣抽空,隻是更改了靈氣流向,錯漏之處,還請山君多多包涵。”

老山神順勢收起人蔘,笑道:

“也罷,此事老朽不再過問,過後老朽便將山水氣脈修改一番,不讓上邊看出端倪就是,”

姬承連忙又塞了一根人蔘,笑道:

“多謝山君相助,日後山君若有需要,儘管開口便是,”

那老山神苦笑一聲:

“隻盼少郎君日後莫要再如此行事,老朽這把老骨頭卻是經不起折騰啊。”

說罷,抱拳作彆,化作一縷青煙散去。

山神乃是陰神,並無肉身,也就是五仙中的“鬼仙”,戰力不強。

但山神可以直接與天庭聯絡,與土地、河伯、水神代天庭守牧山川河海,有直接往上邊打報告的權利。

姬承如今仙道未成,日後在此創立基業,與之交好也在情理之中。

……

玄清山如今逐步走上正軌,隻是單憑火鴉扇與紫玉壺,底蘊還是薄了些。

那杆天罡地煞絕魂幡倒是件不錯的法寶,隻是其中冤魂被姬承送入輪迴,隻有火鴉道人一個鬼奴,當不得大用。

萬靈群山西南處乃是地裂大穀,乃是上古戰場,內中亡魂無數,實力強大,死後不入輪迴,若是能捉一些進幡內,必能威力大增。

地裂大穀亦是麒麟埋骨之地,此行一為尋些孤魂野鬼充實絕魂幡,二為探探路,畢竟日後還得從地裂大穀中尋麒麟遺澤。

姬承打點一番,交代福伯一聲,一路西行有數百裡。

隻見一條巨大的峽穀如天塹般橫在眼前,橫貫千裡。

寬處一眼難見對麵,向下看深不見底,將萬靈山與西邊地域隔絕。

因此陸路若是想要深入西牛賀洲,一則向北繞過萬靈群山,多走數萬裡路。二則需要從萬靈山借道而行,走地裂大穀與十萬群山的交彙處。

姬承駕雲而起,飛的不快,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四周。

隻見怪石嶙峋,枯藤怪樹張牙舞爪,不時有蝙蝠從下方掠過,速度極快。

姬承暗暗可惜,蝙蝠翅膀眼珠等物曬乾了,也是一味藥材,可以入藥用。

峽穀漆黑,彷彿直通九幽,姬承越飛越是感覺奇怪,從下往上看,看這峽穀未免有些太直了。

倒不像是裂開,反倒像是被人劈開而形成的萬裡峽穀。

姬承仔細感知,此地山勢原本縱橫南北,乃金鱗昇天之局,可卻被峽穀截斷,成了斷頭龍。

風水中稱為斷龍煞,乃是風水七十二煞局中排名靠前的凶險格局,聚邪藏陰,險惡無比。

姬承一路向下,血煞之氣逐漸濃鬱,神念展開鋪到最大,原先能覆蓋十裡範圍的神念在血煞之氣的影響下縮減到不足七裡,隻是不見陰魂厲鬼蹤跡,十分奇怪。

姬承小心翼翼的向下飛了約莫一刻鐘,陽光早已經消失在頭頂,黑暗中傳來幾聲不明意義的淒厲嘶吼聲。

姬承本體乃至陽至剛之獸,見此地汙穢,不自主便長嘯一聲,顯現出麒麟本體,

隻見半空中一淡金赤紋麒麟顯現,身長數十丈,周身霞光萬道,周身十丈處黑闇莫敢侵襲。

這卻惹惱了此地了不得的存在,黑暗峽穀中,一隻巨大猩紅眼眸緩緩睜開。

突然,在姬承的神念中,黑暗中閃過一道身影,後爪如鐮朝姬承揮來,速度奇快無比。

姬承側身躲過,那漆黑身影卻是比姬承反應還快半分,一道漆黑的血肉觸手長滿猙獰的口器便朝姬承襲來。

姬承運氣成罡,金黃的爪子攜帶開碑之勢,如蛟龍般砸向觸手。

那黑影被姬承一拳逼退,姬承隻覺得砸到一團棉花上,軟趴趴的不著力,怪物分化出無數觸手纏住姬承,觸手之下隱藏的猙獰巨口便欲吞噬姬承。

姬承肌肉緊繃,不再與這怪物近身搏鬥,那怪物極為難纏,血肉彷彿橡皮泥般可隨心變化形狀,普通攻擊根本不起作用。

此時姬承識海中,大佛法相一改往日靜悟之相,雙目圓睜,口中大聲誦唸佛經,聲如晨鐘暮鼓。

姬承趁機施展不動明王印,周身佛光籠罩,強大的淨化之力將怪物炙烤出陣陣白煙,那怪物尖銳嘶鳴一聲,鬆開觸手退回黑暗中。

姬承大喝一聲:“小小妖孽,看本仙拿你煉藥!”

血肉怪物乃是陰魂沐浴血煞之氣而生,又吞噬了此地戰場不知多少屍骨。

一聲嘶鳴,引得下方無數猩紅光點睜開。

姬承暗道不好,一個自己都尚且難以對付,這鋪天蓋地的一群能把自己吃的渣子都不剩。

隨即便欲抽身而退,今日驚動了下方魔物,日後再來也不遲。

這不是慫,而是戰略性撤退。

往上飛了小半個時辰,卻總也不見光,姬承心中叫苦。

如今方向顛倒,自己又冇有孫猴子那類神目神通,梵聖逍遙經雖然能護住識海,但卻破不開陣法。

此時穀底魔物卻是蜂擁而至,魔物秉持孽穢血氣而生,天生便與姬承這類自帶淨化的不對付。

姬承掐訣,將自身化作三尺大小,憑藉身軀靈活在這岩壁上縱橫跳躍,方寸之間輾轉騰挪卻是比駕雲更容易躲避一些。

昏黑的峽穀彷彿自成一界,姬承被追殺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這黑壓壓的血肉怪物彷彿附骨之蛆般難纏。

按理說穀內無論出現什麼陰魂厲鬼都不奇怪,但是如此多的血肉怪物出現在此,卻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小半個時辰後,姬承於峭壁中發現一石台,石台後是一小小洞口,藤蔓掩映,隱蔽至極。

被那群魔物追急了,姬承矮身閃入。

說來也奇怪,背後魔物蜂擁而至,卻如同無頭蒼蠅般找不到岩壁後近在咫尺的姬承。

神念掃過,感知到洞中並未有甚危險,姬承長舒一口氣,入洞數十米,卻見洞中石壁上零散長有數株二葉草,一葉黑一葉白,藤蔓一直延伸到洞口處,甚是奇妙。

洞中有石床、石椅,除此卻彆無他物,尋遍洞中無果。

撥開石壁藤蔓,卻發現藤蔓後彆有洞天,有一裂口隱藏於藤蔓後,大小剛好一人能過。

左右門外魔物還未散去,姬承沿路而下,行有數裡,遇到一處石縫。

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底部居然是一巨大的地下溶洞,一條地下河流經此處,河水陰寒無比,上方鐘乳石如戟排列,黑暗中有點點星光散落。

溶洞中央,卻見一枯骨端坐於石台上,麻衣破爛,姬承走近一瞧,枯骨身後石壁上卻有一段文字:

“陰陽散人,生於東海之濱,幼時得異人傳授天書,悟得陰陽之理。後偶得異寶,雖未開宗立派,卻也縱橫三界千年,亦未嘗一敗,縱酒當歌,快意恩仇,何其逍遙也。

“亂世將至,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與敵鬥法身受重傷,本欲藉此地下陰脈,施展斡旋造化之術,陰極生陽,偷天換日。

“誰料命數將至,此身身隕於此,亦無可惜,餘願未落葉歸根爾,若有後世人來此,可受吾衣缽,也算老夫後繼有人,無悔矣。”

姬承大受震撼,不想此地卻有如此大能坐化,從字裡行間能看出,此人極為了得。

斡旋造化乃是天罡變化中排名第一的大神通。

洪荒之時女媧娘娘便是以此術捏土造人,不僅需要**力,更得有大修為在身。

這陰陽散人想藉此逆亂陰陽來恢複傷勢,雖未成功,也足以看出其修為高絕之處。

旁邊石壁記載著陰陽散人的功法,名曰《陰陽造化經》,以陰陽為基闡述大道。

真經中含有一門殺生大術,名曰陰陽萬劫印,包含行功路線與口訣,配合陰陽散人本命法寶陰陽石使用,乃是一等一的殺生大術。

姬承觀察周圍,並無機關陣法,心裡也好奇陰陽散人的功法,以自身所學與其相互映照,觸類旁通說不得便能打開成仙之路。

姬承默讀真經,細細研讀下來發現,不同於老君的陰陽講究萬物平衡,陰陽散人的陰陽十分極端。

陰陽起,萬物生,陰陽亂,眾生滅,陰陽萬劫印追求極致的殺傷力,卻是比自己從梵聖逍遙經中觀摩而來的神通精妙許多,乃是無上殺伐大術。

好在隨著姬承的修為增長,幾招神通日後還有進步的空間,未必就弱於這陰陽萬劫印。

姬承心中暗歎,饒是天資絕豔,亦難逃歲月侵蝕,這位前輩倒是好心境,看得破生死。

自己既得了傳承,便以師禮侍之,日後有機會一定將陰陽散人遺骸送回東海之濱。

將法訣記下,準備回去細細研究,又見陰陽散人座下有兩枚石子頗為不凡。

這兩枚石子約有棋子大小,一黑一白,珠圓玉潤。

陰陽石中間有一藤蔓生長,外麵的那些黑白小花根係便是源於此地,而那藤蔓便是恰好生長在黑白二子中間,受陰陽二氣滋養而成。

姬承心中大抵有數,這便是陰陽萬劫印中的兩枚陰陽石。

姬承取兩枚石子於手中,細細把玩,神識探入,陰陽散人留下的印記早已在歲月的消磨下散去。

烙印下自己的精神印記,這兩枚石子頓時流光溢彩,一黑一白相互映照,氣韻萬千。

這兩枚石子乃是陰陽散人神功大成後,於虛空中觀混沌興滅所得,白子主陽,專打肉身,黑子屬陰,專滅神魂。

配合陰陽萬劫印便是一張殺傷力極大的底牌,乃是頂級後天法寶,堅不可摧,妥妥陰人的利器。

姬承恭敬的向骸骨行了一禮,在洞天壺內開辟出一塊新空間,將陰陽散人骸骨請入,準備日後去東海安葬其遺體。

除了陰陽散人骸骨,此地還有一條地下河。

河水非同凡響,乃是地脈陰氣聚集而成的玄陰寒水,陰寒無比,若是落下去,頃刻間就被陰氣凍成冰渣。

但玄陰寒水純淨無比,蘊含大量陰屬性靈氣,是珍貴的煉丹材料,姬承自然不會錯過。

紫玉壺內部,中央是淨蓮真水泉眼所占,還有一角用來存放自己這些日子采集而來、眾獸奉獻而來的草藥,算是草藥專用。

從紫玉壺中留出一部分空間安置陰陽散人遺骨,剩下的便全用來裝這玄陰寒水。

過了有月餘,有了上次煉化紫玉洞天壺的經曆,這次煉化陰陽二氣石更快了不少。

雖說還不能辟穀,好在渴有淨蓮水解渴,餓有天材地寶充饑,外麵也不知那群魔物何時能散去,索性便在此地煉化法寶,順便參悟《陰陽萬劫經》。

自家梵聖逍遙經與陰陽造化經並不衝突,姬承秉持著觸類旁通的態度修習此**。

越修習,姬承便越敬佩這位素未謀麵的陰陽散人。

何謂陰陽?混沌分而化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合和以生萬物,大道由簡至繁,造化萬物眾生。

陰陽散人在此基礎上,認為萬物皆有陰陽。

陽乃至剛至烈,陰乃至柔至順,二者合為混沌,以是萬物皆混沌。

混沌無相,眾生亦無相,因此陰陽既可演化眾生,亦可以演化混沌。

由此衍化出的真經便有兩種特性,一是演化眾生,是極為高明的變化之道,算是仙俠版的高配小無相功 易容術的結合體。

二就是那陰陽萬劫印了,因為逆推混沌演化過程而形成的無上殺生大術,主打一個萬物終歸於混沌,立意極為霸道。

姬承嘗試運用,卻是一瞬間抽空大半法力,如此神通,恐怕隻有成仙後才能施展。

通過研究這陰陽經,姬承也明白了為何那些魔物找不到山洞裡來,洞口的陰陽花乃是受陰陽散人逸散滋養而成,完整繼承了陰陽演化萬物的特性。

外麵魔物乃是靠氣息感知外界,峽穀漆黑,視力於他們而言並無用處。

因此在它們的感知中,此處並無山洞,隻是一片充斥著血煞氣息的石壁,加上冇有靈智,因此尋不到這裡。

如今姬承學得真經,自己也能在魔物群中來去自如,隻是法力消耗有些大,半個時辰便要歇菜。

此地深入地下數十裡,隻有山洞一個入口,安全性與隱蔽性都拉滿,還有一片玄陰寒水在此,日後當個秘密基地也不錯。

這片陰陽藤蔓已經長成,覆蓋方圓數十裡,不再需要陰陽氣時時滋養,便留在這裡守護洞府,姬承從上邊擷取幾株藤蔓,準備回去煉藥用。

桀桀桀,這種演化的特性讓姬承心裡有了不少有趣的想法準備驗證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