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難道孤不知兵?【求追讀】

-

不僅僅是漢中王劉備大受震撼。

堂中左側的諸葛亮,法正亦不由深深對視一眼,臉色凝重。

“荊州如今可安?”

沉吟片刻,軍師將軍諸葛亮快速站出來滿懷嚴肅之色的相問道。

“屬下來時霍將軍纔剛入城,尚不知目前荊州情況如何。”

就在斥候如實回稟之時,又是一位斥候匆匆奔了進來,跪伏於地拱手沉聲道:

“稟大王,霍將軍已經控製住了南郡太守,並與安漢將軍將計就計於城內設下埋伏引誘呂蒙率部來接收江陵。”

“呂蒙大敗而歸,隨後引後續主力來攻城,霍將軍招撫曹兵戰俘守城數敗吳人,現呂蒙已退至江邊安營對峙。”

“江陵城暫時脫離了險地。”

一席話語擲地有聲的吐落。

劉備聽罷,神色頗為陰晴不定,似有對江陵無虞的欣喜,也有糜芳欲降江東乃是事實而痛心。

“現有糜子仲守在江陵,想來能夠約束糜子方,大王請放寬心。”

從側的諸葛亮手執鵝毛羽扇,麵容間流露著一雙深邃而又淡定的目光拱手寬慰道。

“軍師此言在理,現今之間是要保證荊州的安危,子方之事待退敵後孤再做定奪!”

聞言,劉備麵頜上閃過一絲鄭重之色,慶幸道:“索性是紹先有先見之明有先見之明追回了子仲前往江陵,要不然等訊息傳到成都怕是時日已晚了。”

這一語落的,堂中眾人都微微點頭附和。

此話的確不錯,州府江陵與蜀中之間有重重關山阻隔,兩地想要相互保持聯係十分不易。

通常來往兩地的使者一來一回就是兩月左右的時間過去了。

“孝直,你在思索什麽?”

須臾間,劉備側首忽是注意到一側的法正眉梢浮現著憂色,目光緊鎖,靜默不語,便迅速出言問道。

此言一出,法正瘦削的麵容中一雙深邃而又浮現著幾分銳利的眼眸緊緊注視了過來,麵向劉備陡然拱手高聲道:

“大王,正在擔憂荊州的安危。”

“嗯?孝直何意?方纔斥候不是稱紹先數敗呂蒙打退了吳軍攻勢,護佑江陵不失了麽?”

劉備聞訊,眉宇間也透著些許狐疑,相問道。

“正是打退了吳軍攻勢,正纔有所憂慮。”

話落,法正言語頓了頓,鄭重迴應著:

“據前番傳回的軍情稱,關將軍正在舉主力北伐襄樊,江東挑這個時候偷襲荊州後方。”

“若正所料不錯,孫權必然是暗中差人聯絡了曹氏。”

“荊州主力各部總計也不過三萬五千餘眾,聽聞此時曹操已經從長安回到了洛陽。”

“正擔憂曹,孫合力,曹賊定會重新組織兵力南下增援樊城,若是曹軍將關將軍的大部軍團牽製於襄樊一線不讓回援後方。”

“在江東無休止的增兵之下,怕是縱然有霍弋跟安漢將軍的防守也難以抵禦。”

這番話剛吐落,劉備神情頓時便嚴肅了起來,“孝直所言甚是,孤必須得儘快征召援軍東下回防荊州。”

說罷他臉色大變,一拳重重砸在案幾之上,厲聲喝道:“若是雲長有失,孤決不輕易饒恕孫權小兒!”

“大王且息怒,亮親自領軍去救荊州。”

諸葛亮見狀,眼神微動,臉上透著嚴肅,快速拱手請命道。

“軍師肩負著穩住朝堂時局的重任不能輕易離開,待明日一早召集群臣議事,孤要親自提軍東下救援雲長。”

聽聞了荊州所麵臨的危機,此時劉備眉梢憂心忡忡,再也坐不住了。

等次日一早,清晨剛至。

太陽緩緩地升起,透過淡淡的薄霧,它的光芒顯得柔和而朦朧,邊緣鑲著一圈金色的光暈,彷彿是大地母親為它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

隨著太陽的升高,霧氣逐漸散去,它的光芒也變得越來越明亮,但依舊保持著那份溫暖和柔和。

而在這時的王府大堂。

文武群臣早已得到召見,各自身穿著正式的官服上朝,靜候左右兩側執立。

左側以軍師將軍諸葛亮為首,右側則是官至左將軍的武將之首馬超。

“參見大王!”

見漢中王劉備早已身披著王袍居於王座上,文武群臣各自作揖行禮參拜道。

“諸君平身,”

“謝大王。”

君臣各自見禮後,尚不知荊州局勢的治中從事黃權先行出列拱手問詢道:“大王,今日召集臣等可是有何要事相商乎?”

此言剛出,上首的劉備就滿懷怒氣的高聲吐落道:

“孤接連收到來自於荊州方麵的戰報稱江東孫氏趁雲長舉兵北伐襄樊之機起兵偷襲荊州後方。”

“幸得糜子仲與仲邈之子霍弋二人合力方纔退吳軍,暫時保江陵無虞。”

“孤欲起大部親奔荊州,討伐孫氏。”

言語吐落。

眾臣各自見到自家大王這副怒意滿滿的神色,一時麵容都微微變色,私下各自探討著。

“什麽?江東又縱兵襲取荊州?”

“那現在荊州各郡縣的局勢如何了?”

“大王,還請允許末將提領一部馳援荊州。”

一連數語。

出自於荊州的文武諸人此番麵上最為激動。

其中傅肜,張南,馮習等將臉色間更是憤慨不已,紛紛拱手請戰道。

劉備目光掃視兩側,見荊州舊將戰意昂然深知軍心可用,心下也浮現著些許喜色,麵上故作淡然,揮手止道:

“諸位休慌,目前南郡、武陵,零陵郡尚在我軍掌控之中暫未失守,孤此番要親自馳援荊州戰事。”

一言落下,劉備也非拖遝之人,果斷的表明瞭自己的意思。

誰料治中從事黃權,蜀郡太守楊洪等臣紛紛勸誡著:

“大王,您要親征?”

“對!”

“孫權小兒三番兩次襲我荊州,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孤此番定要好好教訓這人不可。”

劉備麵露厲色,高喝道。

“不可啊,大王。”

蜀郡太守楊洪問詢,連忙拱手勸阻。

“怎麽?難道孤不知兵?”

劉備神情不悅,厲聲高呼道。

此話剛落,楊洪神情嚴肅,拱手道:“非也,大王誤會臣的意思了。”

“臣是擔憂若大王一旦離開蜀中,曹氏會再度進犯漢中郡。”

此話剛落,從側的治中從事黃權也快速附和道:

“楊太守所言不無道理,數載前大王親自馳援荊州時,那曹操就乘虛大舉進犯漢中,導致我方大軍回援不及時讓曹軍提前搶占了漢中之地。”

這話落下,府內越來越多的群臣都相繼附和了起來。

眾人都很明白,建安二十年的荊州大戰就是由於劉備親自去增援導致漢中被曹操所得,後續己方雖然大舉出兵又奪了回來。

但漢中鏖戰兩載,幾乎是耗空了蜀中的底蘊。

相反得到的漢中郡大部分人口早已給曹氏遷徙至關隴一線。

有了前車之鑒,眾臣自然是不願意自家王上再度重蹈覆轍。

“這……”

劉備瞧著府內眾臣大都出言勸阻,一時也不由神情一凝,深思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