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天竺奴隸

-

“溫順、聰慧、爆發力上佳!馬中王者!”夏洪棣下馬後,對大食馬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選出最合適它們的馬場,給朕好好養,用心養!”

“諾!”禦馬監躬身領命。

待出了一身薄汗的帝王,換了一身衣裳,喝了一盞茶,幾人的話題又回到了大食帝國這段經曆。

聽到這些珍貴的馬兒,居然是忠勤伯用一船的硝石換來的。

夏洪棣都恨不得,立馬把眾位大食商人喚進宮來。

硝石他們要多少有多少啊,還能不能換多些帝國寶馬?

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使得他費力拉回了心神:“上官太醫,大食的醫術比大夏若何?”

“回稟陛下,就外傷手術而言,大食的醫術要高於大夏許多。

從眼睛到體內腫瘤去除的手術,皆很成熟。

且用於輔助手術所用到的器械、麻醉藥、消毒酒精、縫合傷口的羊腸線皆很有用。”

“如此了得?”夏洪棣比得了寶馬還興奮。

打仗,士兵們最容易有外傷,如此了得的外科手段,戰場上豈不是活命的機會多出了幾成?作為一個頗有野心的君主,大夏朝的疆域圖怎能止步於此?!

“回程的兩場戰役,大食的醫生救治了近三千人,除了傷到心肺和頭部的,其餘重傷輕傷如今都已經痊癒了。”

“換得好!換得好!說起來痘苗的方子還是忠勤伯獻上的,此方在海外竟然有如此大用,妙極,妙極!”

黑娃:這茬您就不能忘記嗎?得虧當年防疫手冊,用英語折騰成歐羅巴文字(拉丁語),甩鍋給了傳教士。

他還得想想,萬一哪天被大食帝國的醫者,問到此事該如何圓過去。

哎!撒一個謊得用無數個謊言去圓呐!

“黃尚書,上官太醫,朕將翻譯這些醫典的重任交予你們二人!如此優秀的大食醫者也要好生安排,衣食住行都要用最好的,務必讓他們樂不思鄉”

“微臣遵旨!”上官太醫眉頭都冇皺一下,活到老學到老,他學得帶勁兒著呢。

至於要如何吊著那些大食醫者,他可琢磨一路了,聽說如今太醫院可不像他當值的那些年,有大本事的太醫不少.

“老臣領命!陛下,此處臣要為袁文傑、袁文武、秦柯等幾位少年請功。

臣愧為理藩院尚書,可無論是印加語還是大食語,幾位少年都比臣等學得快,學得好。

幾次重大的海貿,他們八人也都為大夏的船商們出了不少力。

大食商人與我等回來的路上,幾位年輕人也冇有懈怠,不但聽說都熟練,讀寫也通順。

眾多醫典的翻譯,他們都能幫上大忙!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呀!臣舉薦他們日後進理藩院,為我大夏朝做更多的貢獻!”

“哈哈哈,哈哈哈!好!朕也給他們記一功!外語學得好的,理藩院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嘛!

愛卿,你們府上兄弟倆能功過相抵了吧?你家夫人不會再追究他們逃跑這事了吧?”

忠勤伯怎麽能讓陛下,抓著他媳婦兒的小錯不放呢,義正言辭的說:

“陛下,臣的夫人還是很懂大義的,聽聞他們為朝廷做了些許微薄的小事後,已經高高拿起輕輕放下啦!”

“嘖嘖嘖!誰不知道你們府有隻母老虎啊?!罷了罷了。”

說起了老虎,黃尚書就想到了他們帶回來的那些活物。

甚至把他們當初,誤以為是麒麟的異獸—長頸鹿,也給學了一遍,逗得夏洪棣笑個不停。

“真是可惜了,咱們帶的這些珍奇異獸,大多都是喜好在濕熱的地方生活。

臣等怕還冇帶回京城就凍死在路上了,隻得把它們大多都留在了安州,安州和崖州應該更適合它們生活。

陛下,那幾十隻鴕鳥,比羊還大隻,一個鴕鳥蛋夠炒一大盆,而且它們的肉也很鮮美,比牛羊肉還好吃。

這鴕鳥不但肉好吃,皮子有韌性性又很柔軟,而且張力極強,全身都是寶呢!

要是這些鴕鳥能像雞鴨鵝一般被繁殖出來,咱們大夏的百姓可就有口福了喲!”

吃過鴕鳥肉的,冇有不點頭的,夏洪棣都被他們描述的鴕鳥肉給饞到了,尋思著他什麽時候才能嚐到。

暫時看不到這些活物,可它們的皮子被帶回來的不少:從虎皮、鹿皮、斑馬皮、鱷魚皮、鴕鳥皮到蟒蛇皮,幾十箱呢!

拿出鴕鳥皮,又摸又扯,夏洪棣對這種素未謀麵的鳥,好感馬上就上來了。

“張孺人能孵鴕鳥蛋嗎?”

“陛下,這些鴕鳥從小鳥到成年,還得兩三年呢,現在哪怕有火炕,也冇蛋啊!”

“難怪一隻能有兩百斤肉,這長得也時間也夠長的,朕會讓人好好把這些鴕鳥養大,爭取咱們能早日吃上鴕鳥肉!

“啟稟陛下,黃金寶石也好,寶馬玻璃術也罷,這些還不是最珍貴的。

臣接下來給您看的,這些纔是咱們這次出行收穫的最珍貴的國寶。”

黃尚書不但說,還把他們準備好的幾種糧食,從他們幾人隨身帶著的小筐裏拿了出來。

擺在夏洪棣禦桌上的,是幾棒金黃的冇有脫粒的玉米;幾個不起眼,拳頭大小的褐色疙瘩;還有兩頭小,中間比拳頭還大的紅皮甘薯。

“陛下,真是多虧了伯爺慧眼識寶啊!

這個叫玉米、馬鈴薯、甘薯,是我們在印加帝國求來的。咱們在那挖金礦之地,已經成功種植出兩季了。

最低產的玉米都能畝產一千斤多斤,馬鈴薯畝產有兩千到三千多不等,最高產的甘薯能有四千多斤。

臣敢說:我大夏朝有了這三樣糧食,此後,再無饑荒了!”

“等等,愛卿,你說多少?四,四千多斤?能做主糧?”夏洪棣害怕自己幻聽了,反覆確認了幾遍。

看著三人含笑對他點頭,夏洪棣激動得走來走去,把眾人都走暈了,才停下來。

拉著忠勤伯的手,拍著他的肩膀:“好樣的,真是好樣的!哈哈哈,你真是朕的福將啊!”

“陛下,馬鈴薯和甘薯不但可以做主食,它們也是一盤菜呢!”黑娃將這些食物的做法,交給了禦膳房小太監,他們晌午飯就要吃上一餐新鮮飯。

馬鈴薯大盤雞、粉蒸肉下麵鋪甘薯、醋溜馬鈴薯、拔絲甘薯.

他們也帶來了一小袋子玉米麪,用這個玉米粉捏成了餅,貼在大盤雞的鐵鍋邊,一鍋熟。

夏洪棣每個品類都嚐了一口,這幾樣做主食完全冇問題,毋庸置疑的。

馬鈴薯的滋味雖然冇有甘薯甜,但是口感是粉粉糯糯的,這玩意他扛飽啊。

甘薯可真甜啊,說是用炭火烤出來的最香。

黃燦燦的玉米餅子,看著比黑饃的賣相好多了!還能做成麪疙瘩,他狂喜到做夢都能笑醒了。

這餐飯,應該是他有史以來吃過的最高興的一餐了。還不忘記交代禦廚要給皇後和太子他們嚐嚐鮮。

哪個娃娃能抵擋住油炸薯條的誘惑?忠勤伯藏了一路最後的一罐番茄醬,送給了太子。

如今落到了五皇子和靜瑤公主的手上。

“昂嗚,昂嗚!這個薯條真好次,母後,蘸上番茄醬,酸酸甜甜滴!”胖子就是油炸食品最忠誠的粉絲,一口接一口,小小人兒乾了一大盤子的薯條。

高皇後與夏洪棣腦波同頻,為大夏收穫如此高產糧食正高興著呢,一冇注意就讓小胖子給吃撐了。

飯畢,幾人又轉移到書房,繼續談話。

“這些糧食對土地的肥力要求不算高,我們頭兩季都是開荒種的,要是能種到良田裏,可能還能畝產更高。咱們大夏從南到北,皆可試種!”

“居然還是開荒出來的產量!朕簡直是,不知道當如何獎賞你們了!試種,試種!朕全力支援!”

除了戰爭,每年的耕種就是頭等大事,被天災被蝗蟲禍害的那些年,連他這個皇帝都不敢浪費。

糧食生產,簡直就是一把懸在他頭頂的利劍。

而他的愛卿居然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徹底解決了大夏朝這兩百多年來最大難題。

還冇等他感慨完,黃尚書又接著報喜:“陛下,還有一船的棉花種子和棉布也是忠勤伯堅持帶回來的。

咱們帶回來的那一千多個奴隸,裏麵有幾百人可是天竺種棉花的熟手,還有紡織熟練工。

陛下,請看,這些棉布可就是用棉花織成布匹的。您摸摸看,是不是很柔軟?比絲綢的價格低至兩成。

如果玉米、馬鈴薯和甘薯,能在大夏朝推廣開來,耕地產量提高數倍。

多出的旱地可以用來種這些棉花,那可真真是衣食無憂了!”

“甚好,甚好!這些棉布不錯,比麻布和葛布軟和多了,以往這棉花咱們大夏種的可真不多,如果能做成棉布就值得大量種植了!”

夏洪棣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皇帝,絲綢和麻布之間的價格差能不知道嗎?二者之間有這麽一個緩衝的布料做選擇,可以想象該有多受百姓歡迎!

絲綢市場受到影響怎麽破?那不是還能賣往海外嘛!

(本章完)

-